
1952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。这一年,抗美援朝战争逐渐进入了中美双方相持不下的阶段。更令人欣慰的是,随着战乱和匪患被有效清除,国内各行各业的产值稳步增长,全国财政收入比战争初期翻了近四倍,国家经济开始显现复苏迹象。
在朝鲜战场上,由于各种防空武器和战斗机的持续投入,美军针对志愿军后方的“绞杀战”逐渐显得力不从心。当时担任志愿军铁道师师长的黄振荣,难得回国述职,而副师长富田则继续留守指挥部队。
随着局势逐渐缓和,国家允许志愿军官兵携带家属赴朝探望。黄振荣回到前线时,身边带着一位女子,路过边境时他称她为自己的妻子赵英华。副师长富田见状,顿时愣住了:“这难道不是我八年前失散的女友吗?”
展开剩余84%我军的“铁道兵”编制十分特殊,来源主要有两部分。最早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铁道游击队,日军投降后,这些游击队员多转为新铁路局的工作人员。另外一部分则是来自东北的“护路军”,彼时东北野战军尚未更名,这支护路军平时在国民党轰炸下,坚守铁路运输生命线。
随着解放战争推进,铁道兵团正式成立,除了护路还肩负起铁路建设的重任。工作本已艰苦,抗美援朝期间美军又集中轰炸志愿军后勤补给线,确保运输畅通成了更为严峻的挑战。
1951年,铁道兵任务异常艰巨,美军不得不与中朝展开谈判。然而,美空军轰炸反而加剧,新战略重点放在朝鲜北部运输线,发动空前猛烈的“绞杀战”。刚铺设的铁轨常被炸成弹坑,周围散落着破碎的枕木和扭曲的钢轨。
凭借坚韧不拔和灵活机智,中国铁道兵在异国他乡筑起了坚不可摧的“钢铁运输线”。在防空武器尚未完善前,美军飞行员已感到疲惫和无奈。随着后方防空设施的逐步完善,新中国成立后进入第三年。
黄振荣当时任铁道三师师长,此次回国既作为志愿军铁道兵代表参加建国三周年庆典,也为了养伤。黄振荣虽主管后方铁路,却是一位资深老兵。十三岁便入伍,曾加入冯玉祥西北军,后随大部队转投红军,原本打算领取补贴返乡,却被王震感化而留在军中。他此次养伤乃抗日战场留下的旧疾。
纵然历经沙场老将亦有疲惫之时。黄振荣看到许多战友尚未成家,身处后方医院疗养,便萌生了促成婚姻的念头。医院护士多忙于工作,少有回家,军中亦有不少未婚官兵,促成几对良缘或许是件好事。黄振荣已婚,对家庭的美好深有体会。
于是他开始询问身边照顾自己的军医周兰,看她是否已有对象,是否愿意让他介绍。谁料此问却让黄振荣后来不得不违纪。
黄振荣挑人向来慎重,周兰不仅容貌秀丽,举止端庄,当时社会里越是这样的女子,介绍相亲时往往羞涩难言。但周兰不同,她听说黄师长为她说媒,非但不慌,反而流露出淡淡忧伤。她说自己已有心上人,两人曾互诉衷肠,却因战乱分离八年,怀疑对方或已牺牲,感情依然深埋心底,誓死不嫁他人。
黄振荣好奇问那人姓名,周兰方显羞涩透露两人曾是学校同学,名叫潘田。毕业后各奔抗日前线,音信全无。
黄振荣有些惊讶,副师长正好名叫潘田,难道他做媒竟是为了战友?若真如此,也是一桩佳话。
经过详细核对学校与家庭背景,黄振荣确认周兰所说正是自己的战友潘田。
为了给潘田惊喜,黄振荣和周兰商议带她一同前往朝鲜,并刻意隐瞒真相,只告知潘田黄振荣回部队的时间,着手为周兰安排入朝手续。
当时志愿军允许家属随军探望,但需登记确认身份。黄振荣因此“小小”违反纪律,让周兰假扮妻子赵英华,一同入朝。
潘田收到黄振荣归队消息,准备了简朴的欢迎仪式。未料首长此行竟带来了失散八年的恋人。二人分离多年,他早以为她或已嫁人或已故。见面后,两人激动拥抱,泪如雨下。
黄振荣见状感慨万千,战争终将结束,前线将士和后方百姓都将远离硝烟,奔向美好未来。怀抱希望,是战时保持勇气的根本。
于是,他当机立断,趁热打铁,不让这场欢迎会成为空场,促成了两人的婚礼。
这一天,潘田和周兰成婚。除参加欢迎会的宾客外,许多熟悉潘田的铁道兵战士纷纷赶来祝贺,场面热闹非凡,几乎让人忘却这里仍是战地。
战后,黄振荣响应国家号召,投身北大荒农业开发,手中的枪也不再指向人,而是用来狩猎和驱赶野兽。
潘田则作为铁道工程师继续在铁道兵部队任职,将余生奉献于青藏铁路建设。
黄振荣与潘田,一个向东一个向西,怀抱相似理想,用汗水与热情将祖国的建设延伸至最边远的疆域。
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与我多多互动,才能成为铁粉。如果喜欢我的文章,请点击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您将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推送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一鼎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